宁波海关统计数据显示,今年上半年,宁波口岸对中东欧国家进出口总额达到500.8亿元,同比增长6.7%。这是自宁波中国-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示范区成立以来,宁波口岸对中东欧国家半年度进出口值首次突破500亿元大关,双方经贸合作再上新台阶。
还有一组商务部的数据显示,自2012年中国-中东欧国家合作机制成立以来,中国同中东欧国家贸易额增长近85%,年均增速8%。当前,中国、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不断深化,产业投资合作正在持续加速。
随着数字技术不断赋能加持,贸易合作分秒间跨越千山万水,有着得天独厚优势的浙江正在以“数字丝路”连通中东欧跑出加速度。
数字经济
驱动贸易合作新引擎
数字经济是驱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全新引擎,加快推动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是保障数字经济有力推进的应有之义。近年来,我国累计设立165个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,构建陆海内外联动、东西双向互济的实践布局。通过跨境电商的先行先试,持续推动“跨境电商+产业带”新模式的发展;以自贸区和自由贸易港为跳板,积极参与跨境电商国际规则制定。过去5年,我国跨境电商贸易规模增长超过10倍。数据显示,2023年我国跨境电商市场规模近17万亿元,跨境电商交易额占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的40.35%。
今年政策利好不断,培育“跨境电商赋能产业带”模式发展标杆、推动跨境电商海外仓高质量发展、优化跨境资金结算服务……多个亮点引发广泛关注。
依托深厚的数字经济基础和政策优势,从设立省级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,到跨境外汇、支付、融资等方面为企业出海打通全链路生态,浙江不断探索“丝路电商”高水平合作发展路径,率先实现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全省域覆盖,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再创新高,外贸贡献率持续领跑全国。
作为全国首个中国-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示范区,宁波抓住新机遇,争当跨境电商“排头兵”,成功举办三届中国-中东欧国家博览会暨国际消费品博览会,创立中国(浙江)-中东欧跨境电商产教联盟,为中国与中东欧的双边贸易插上“数字”的翅膀。
去年10月30日,中东欧地区头部电商平台——eMAG长三角(宁波)运营中心在慈溪市揭牌成立,这也是该平台在中国设立的首个运营中心。该运营中心由慈溪市赛亿明弘(宁波)贸易有限公司与eMAG的母公司但丁国际集团合作成立,将为宁波乃至华东地区的企业借eMAG平台打开中东欧市场,提供跨境电商运营、数字化产品展览、大数据供需配对、海外仓储物流、供应链金融等一站式服务。
eMAG是罗马尼亚最大的电商平台,并不断在波兰、匈牙利、保加利亚等国扩大影响力——堪称中东欧版的“淘宝”。近年来,中东欧国家跨境电商发展迅速,如罗马尼亚人均GDP接近宁波,居民消费能力强,但当地产品款式不新颖。更多的宁波制造有望通过eMAG等平台找到跨境出海新机遇,也将为中国与中东欧商品打通跨境电商“高速通道”,进一步提升中国-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示范区的能级和影响力。
构建中东欧
“丝路电商”新版图
跨境电商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,全球跨境电商发展势头强劲。经济学的鼻祖亚当·斯密曾经说过,相比于一个成熟的市场,一个新兴市场的商业机会将会更多。
今年的外贸形势有一定的缓和与回升,但机遇与挑战并存。牢牢把握全球数字经济发展趋势,发挥浙江数字产业优势,赋能浙江-中东欧跨境电子商务合作,推动各方优势的涓涓细流汇入互利共赢的江河湖海,绘成“丝路电商”的智慧版图。
“丝路电商”如何“E路”前行?发挥浙江-中东欧贸易合作优势,构建新的产业框架。针对各国数字经济发展程度,分类制定跨境电商发展计划,扶持中小微企业拓宽数字贸易业务,鼓励重点企业、龙头企业推进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。
着力引育跨境推广、数字物流等配套企业,进一步壮大“丝路电商”企业队伍。打造跨境电商协同产业链,依托跨境电商产业园区、优势产业集群和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等平台,深化境内外企业合作,聚焦本土产业设立线上展示专区,完善市场化进出口机制,带动跨境物流、移动支付、云服务等其他产业共同发展。优化跨境电商合作环境,落实电子认证、电子签名、电子合同、电子支付等业务合规机制,丰富跨境电商合作领域与应用场景,积极开展线上直播、创新创业等培训,助推各国跨境电商共同发展,共享数字经济发展红利。
伴随“丝路电商”的发展,加强浙江-中东欧先行先试,健全保障机制,完善跨境电商标准规范。在构建数字经济治理体系、护航数字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方面,浙江也作出了一系列有益尝试——依托中国(浙江)自由贸易试验区,对标《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》等高水平经贸规则,有序推进数字贸易立法进程,细化数据安全和数据保护规范,探索产业链中的跨境数据交互、知识产权互认、数字资质互通等新型应用,为“丝路电商”的制度性探索提供“浙江方案”。
与此同时,改善跨境电商基础设施,加快设立相关产业发展基金,推动中欧班列海外仓建设,畅通国际物流运输通道。促进跨境电商创新发展,助力合规企业自主“借展出海”,支持头部企业共享相关产业信息,鼓励跨境电商企业应用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加快升级,实现跨境电商企业的协同发展。
深化浙江-中东欧互联互通,拓展“丝路电商”沟通版图。共建跨境智库联盟,推动浙江和中东欧国家电商智库的信息共享,开展跨境电商监管互认、机制对接、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合作研究。深化跨境电商人才合作培育,依托中国(浙江)中东欧跨境电商产教联盟,鼓励浙江自贸区与境内外高校、研究所、企业合作,牵头建立人才培养专门基地,打造无障碍沟通的技能学习平台,构建多方联动的跨境电商人才培养体系。
此外,强化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建设,借助交流周、博览会等途径,创立“丝路电商”综合服务平台,精准对接境内外政策资源,提供责任保险、法律仲裁、知识产权保护等各类服务。完善跨境电商金融结算体系,畅通跨境电商企业的融资渠道,简化小微企业外汇收支手续,支持符合条件的支付机构按规定提供更高效、更低成本的跨境资金结算服务。
0 留言